首页

湘香女免费社区视频

时间:2025-05-25 08:52:15 作者:新疆:“西北边境第一团”启动中国马术名家耐力赛 浏览量:36736

  中新网香港11月1日电 (记者 戴梦岚)为庆祝西泠印社建社120年,西泠印社携手集古斋11月1日在香港举办“播芳六合——西泠印社创社四君子暨历任社长书画篆作品海外藏品展”,展出西泠印社创社四君子及七任社长书画篆珍贵藏品百余件,并将这些珍贵藏品结集成册出版,再现西泠印社先贤风采。

为庆祝西泠印社建社120年,西泠印社携手集古斋11月1日在香港举办“播芳六合——西泠印社创社四君子暨历任社长书画篆作品海外藏品展”。中新网记者 戴梦岚 摄

  联合出版集团董事长傅伟中致欢迎辞。他表示,2017年,在西泠印社时任社长、国学泰斗饶宗颐的关怀下,西泠印社支持联合出版集团下属的集古斋在香港创办“西泠学堂”,百岁饶公亲题牌匾,书赠学堂“播芳六合”四字,鼓励学堂将如芬芳花朵般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播撒在天地六合之间,为世人所共享。未来联合出版集团将不断深化与西泠印社的交流合作,为将香港打造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作出更大贡献。

  杭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、西泠印社副社长、社委会主任龚志南致辞表示,西泠印社的持续发展,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,四位创始人和七任社长在学术研究、艺术创作和文化交流等多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,他们的影响不仅限于印学领域,还涵盖了书法、绘画、国学等多个领域,在新的时代背景下,他们的成就和理念将继续激励后世的艺术家和学者,推动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。

著名金石学家马国权之子,书画家、藏家马达为11月1日将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的“石鼓文七言对联”捐赠给集古斋和西泠学堂。中新网记者 戴梦岚 摄

  为感谢集古斋和西泠学堂作出的贡献,著名金石学家马国权之子,书画家、藏家马达为当天将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的“石鼓文七言对联”捐赠给集古斋和西泠学堂。

  西泠印社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、王福庵、吴隐、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立,矢志“保存金石、研究印学、兼及书画”。历经七任社长吴昌硕、马衡、张宗祥、沙孟海、赵朴初、启功和饶宗颐守正出新、播芳六合,西泠印社已成为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久、成就最高、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,有“天下第一名社”之美誉。(完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
“中国人寿在村里建设了很多项目,我们在家门口也可以务工获得一份不错的收入,不用早出晚归,还比外出务工安全。”家竹村一村民表示。

浙港青年企业家聚首甬城 凝聚力量共话合作新机遇

决定》提出“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”。10月10日起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(草案征求意见稿)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“两个毫不动摇”“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”等写入草案,并明确“促进民营经济持续、健康、高质量发展,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”。

科研人员发现复杂形态促进菊石新生和灭绝速率

汪文斌: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,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,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一个中国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。182个国家同中国建交的事实充分证明,同中国建交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和时代进步潮流的正确选择。

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》

同时,他还将河流的流动与翻译工作、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相提并论。他认为,大运河与塞纳河之间的文化交流,如同需要船只和“摆渡人”一样,翻译家便是其中的关键角色。而要建立起长期紧密的中法文化交流,则需要众多这样的“摆渡人”共同努力。

两年来首次更新iPad产品,AI加持能否扭转苹果平板下滑局面

浙江省台办主任徐晓光表示,浙台经贸合作具有广阔空间,台胞台企在浙发展动力足、空间大、前景好。浙江将继续秉持“在浙台商就是浙商”理念,助力台胞台商优先分享浙江发展新机遇,进一步深化两岸产业合作,支持台企科技创新和台湾人才来浙发展,深入打造“东引台资”高地。(完)

相关资讯
国防部:坚决反对美方凭空制造敌人的危险做法

答: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学位工作和高层次人才培养。党的二十大提出,加快建设教育强国、科技强国、人才强国,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,加强基础学科、新兴学科、交叉学科建设,加快建设中国特色、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。2023年5月29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,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、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,要求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。1980年,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》。学位条例作为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,建立了我国学位制度,开启了教育法治建设进程,在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、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,学位条例已不能满足实践需求,需要修改完善。2018年,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将学位条例(修改)列入立法规划。教育部在深入调研论证、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,起草形成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草案(送审稿)》,于2021年11月提请国务院审议。2023年6月,国务院第8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草案,2023年7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。此后,教育部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、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开展学位法立法调研、征求意见和草案的修改完善工作。2023年8月、2024年4月,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学位法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。2024年4月26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,同日,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,公布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》。

热门资讯